黃春明,台灣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,透過小說,將底層人物的悲哀與喜樂、既卑微又尊嚴的人生百態,活靈活現地描寫出來。在他眾多的作品中,《兒子的大玩偶》是獲最多評論的作品。
《兒子的大玩偶》講述鄉鎮失業青年--坤樹,為了養家活口,裝扮成小丑,身前身後掛上廣告牌,以三明治人的扮相充當活廣告,每日在烈日下遊走於大街小巷,賺取微薄的薪水。可是,長期的早出晚歸,以致孩子只見過小丑扮相的爸爸,卻很少看到卸妝後的樣子。故事最後,年幼的兒子只認得爸爸三明治人的扮相,卻不認得卸妝後的爸爸。
活廣告是一份寂寞的工作,從早到晚,在小鎮上的大街小巷遊走,坤樹很少與別人有交流,想,是他唯一打發時間的辦法。因此,《兒子的大玩偶》用了敘述方式,大量描寫主人翁的內心獨白, 讀者彷彿跟著主人翁遊走於大街小巷,看盡了人生百態,體會到主人翁如何在艱苦的日子中掙扎求存。作者同時透過坤樹的回憶,讓讀者了解他的過去和家庭背景。
作者不單細緻描述主人翁坤樹的內心思維,故事中段,坤樹與妻子阿珠吵架後的次日,作者巧妙地分別描寫了夫婦倆的內心思想, 「坤樹一路想著昨晚的事情,不覺中已經到了家門口,一股悸動把他引回到現實。」(黃春明,5) 「看到坤樹轉向往家裡走的路,她高興得有點緊張......阿珠看到他走進屋子裡的時候,流出了更多眼淚 。」(7) 同一時段,分兩部份描寫,先寫坤樹,再寫他妻子,讓讀者彷彿遊走於兩人的內心世界,真切地體會到夫妻倆吵架後的擔心與關愛。
黃春明筆下的鄉土小人物,對鄉土以及倫常親情具有的責任感, 讓他們於貧窮的困境也有勇氣掙扎求存。也就是這份責任感,自然散發出人性的尊嚴,讓主人翁在讀者心中,贏得了尊敬( 蔡依恬、劉冠吟)。活廣告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,坤樹從開始幹這活那天,就後悔急著想找另一份工作。但每每想到就是因為有這份工作,得以保住孩子,才有現在的小龍,坤樹覺得再苦再累都可以撐下去。妻子阿珠也是,每天替人家洗衣服,賺取微薄的薪水。當她知道因為丈夫找到工作,不用將孩子打掉,她不禁喜極而泣。